type="text/javascript">
今天行銷企劃的曾老師在上課時提到:「品牌像是一把傘,代表產品、服務、個人、甚至至國家。」
那麼,我們「台灣」這個品牌是什麼呢?
以前教會的外國傳教士告訴我台灣人很友善;
而大學時對在台及在日的日籍人士所做的問卷,
有百分之八十來過或沒台灣的人告訴我:「對台灣的第一印象是食物很多樣化、很好吃。」
那時的我有些小小的沮喪。
我們生長的土地,應該不是只有這樣一個優點吧!!
工作之後,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到日籍工程師,
閒暇之餘,每次和他們的的對話,總是很想努力地告訴他們台灣的好。
好吃的、好玩的、優秀的科技研發代工,還有台灣的歷史文化,以及那長達五十年與日本之間的愛恨糾葛...
也曾利用自己的假日私底下帶他們去玩,恨不得一次告訴他們台灣有多好!
每一次只要他們發出「すごい!」這樣讚嘆的語氣和認同時,總是會浮現一種莫名的快樂感!
日前趁著米勒展結束的前一兩天,起了個大清早去拜訪「三個阿嬤」的風采。
記得那一早的大雨滂沱,很多來看展的訪客都是滿身狼狽。
由於隊伍很長,場地卻不是那麼的寬敞,周邊開始出現了不斷的抱怨聲。
入口前,許多攜帶雨具、食物被警衛攔下的人,為著處理那些阻礙他們入場的物品而手忙腳亂著...
也許...雨天就是得接受這樣的不便吧!
進了會場,人潮依舊擁擠,因為雨天,有些人著了較為輕便的運動涼鞋來~
但在我竟在滿滿的人群中,瞥見幾個讓我咋舌的裝扮!
有兩位漂亮的小姐穿著細肩帶南洋風味洋裝,腳上踩著時下流行的海灘人字拖鞋,
讓我有種措身墾丁大街的感覺!!
驚人的不只如此,過了十幾分鐘,我又看到一群高中左右的荳蔻少女,其中一位竟穿著藍白拖鞋進入會場!!!
這是我們台灣對於國際級大師作品的尊敬嗎?
這次是米勒作品首次外借,是世界都在關注的藝文焦點,
難道我們要這樣用海灘裝跟藍白拖迎接外國媒體?
當藝文活動越來越平民化.大多的人都能消費的起兩廳院的國際級演出時,
我們的穿著水準是否也該更跟著國際化而提升呢?
在國外的正式場合或高級飯店,服務生是有權將服裝儀容的顧客趕出大門的!
難道我們的博物館跟美術館,連國外的飯店還不值得尊重嗎?
而展方有沒有盡到對觀眾服裝行為的控管?也沒有進到藝文單位該做的宣導教育職責?
台灣的文化水準,不僅僅是表現在消費的起高單價的門票而已!
沒有發自內心的尊重,看過再多的展不也和穿著戲服的猴子沒兩樣!
品牌是一個面,而非一個點所單獨建立起來的形象!
台灣的形象,是要靠我們大家合作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!
我們怎麼能不從小地方加油呢!!
群馬伊香保溫泉
8 年前